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古人何时开始“斗诗”?诗人最爱飞花令(图)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2 08:44 1

五代周文矩绘《文苑图》,描画诗人王昌龄任江甯县丞时,在县衙旁的琉璃堂与诗友们雅集的故事。

春秋期间风行“当筵歌诗”“投壶赋诗”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中国人喜好诗歌,先秦时已有雏形,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呈现就是一个标记。而追溯起来,早在甲骨文时代,前人就起头写诗了。在《甲骨文合集》中,良多卜辞已具有诗词韵味。如21021卜辞:“辛未年夜采,各云自海说神聊;雷延年夜风自西,刜云率雨。”这段记录应该是昔时巫师假以跳舞动作、吟唱出来通告商王的,这不恰是一种诗的表达吗?

与“诗词”一样,“诗歌”也被认为是“诗”与“歌”的组合体,但最早时诗和歌并不是一回事。据《尚书?尧典》,尧帝昔时录用夔为乐官时说:“诗言志,歌永言。”显然,尧帝也是诗人或是歌者,对诗与歌颇有研究。而“诗言志,歌永言。”恰是中国人喜好作诗、痴迷诗歌的底子原因。

先秦人喜好诗歌,是经由过程“当筵歌诗”、“投壶赋诗”等形式表示出来的。这种“当筵歌诗”是中国最原始、也最风行的一种“斗诗”形式。据《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时齐侯、卫侯和郑伯到晋国,拜贺新君即位。席间行投壶之礼,赋诗助兴。中行穆子举箭而歌:“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投中了,轮到齐侯。齐侯举矢接其茬而歌:“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

中行穆子和齐侯如斯“斗诗”,不仅是中国“斗诗”最早的古籍记录,也开了宴席酒令令辞先河。

魏晋期间热衷“金谷酒数”“曲水流觞”

《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

从春秋期间起头,诗歌起头成长,楚辞、汉赋接踵呈现,魏晋南海说神聊朝时又呈现了五言诗,涌现出一批文假名人和诗赋大师,如曹魏建安文学中的“三曹”、“七子”,两晋文坛则有左思、陶渊明、谢灵运等。魏晋南海说神聊朝不只为唐诗的繁荣奠基了根本,还为后宿世诗文创作、交流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这就是“诗词年夜会”式“大师一路玩”的集体创作模式。

秦汉时斗诗形式已有成长,表示为席间联句吟诗,名之曰“即席唱和”。到魏晋时,当筵赋诗在文人世起头风行,最热衷此事的文人之一是西晋的石崇。

石崇擅长诗文,又是豪富豪,他在洛阳郊外、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建造了豪华的“金谷园”,便利文人诗友聚会赛诗。宴席上,石崇与宾客经常当筵赋诗,创作出了不少佳篇,统称“金谷诗”。石崇为“金谷诗集”亲自作序称:“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克不及者,罚酒三斗。”此刻仍风行的“罚酒三杯”之俗即由此而来。

石崇的金谷宴席往往有几十人介入,其斗诗法则被称为“金谷酒数”。这种喝酒、赋诗的弄法,在诗词高度繁荣的唐朝更是年夜行其道。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圃序》中称:“如诗不当作,罚依金谷酒数。”

“金谷酒数”是华夏海说神聊方文人的发现,而在那时的南边则风行临水设筵,以“曲水流觞”的体例作诗、斗诗。觞是一种酒器,多为木制,可漂浮,从上游流来的觞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喝酒赋诗,他人唱诗应和。

东晋时有一场闻名的“诗词年夜会”是永和九年(西元353年)上巳节,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进行的“兰亭之会”。加入这场诗会的有闻名书法家王羲之、军政高官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上每小我都要吟诗作赋,最后由王羲之为诗集书写序文,此即有名的《兰亭集序》。

唐代呈现“飞花令”“拈字流觞”

白居易诗曰:“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唐代诗人辈出,诗作充栋,可谓“诗的唐朝”。诗歌为什么会在唐朝繁荣起来?原因当然是多元的,但底子上与唐朝整个社会对诗歌这一文学品种的正视和推广有直接关系,非论是上层仍是底层,人们都喜好诗歌,就如此刻人人玩微信。

在唐朝,糊口中的各个角落都离不了诗,以文人酒局来说,每一场都是“斗诗会”。唐太宗李宿世平易近为秦王时,便在宫城西开文学馆,汲取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文士,欢宴畅饮,行令吟诗,扶琴弄墨……阎立本的《十八学士图》描画的就是这种场景。唐朝人出格喜好行令喝酒,全平易近介入,此即白居易所谓:“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生前曾组织过两次由多位年过七旬白叟加入的“尚齿会”。这是以作诗吟诗为本家儿题的酒会,会上要求每位白叟都要赋诗纪胜,然后放置画工,给每位白叟画像,画上还题上他们所赋诗文。

“飞花令”早在唐代就是诗人最喜好玩的酒令之一。“飞花令”又叫“春城无处不飞花令”,因盛唐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得名。“飞花令”其实是“飞觞令”中的一种,商定所答诗中呈现某字,就是某令,故又叫“拈字流觞”,如呈现“花”字,就叫“花字流觞令”;呈现“月”字,就叫“月字流觞令”。

“飞觞”有多种弄法,如合席商定每人吟一句诗词,此中要带“花”字,其难在“花”字须呈现在特定位置上,如第一小我说“花落知几多”(孟浩然诗),那接下来的人说的诗句中“花”就得在第二字位,答“五花马,令媛裘”(李白词)是对的,若是说“感时花溅泪”(杜甫诗)就错了,要罚的。再接者“花”就得在第三字位:“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诗),若是说“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诗)也不合错误,要罚酒。

也有不讲字序的,吟出古诗中的“花”字排在哪一位,哪一位喝酒,接着继续行令“飞花”。一般环境下,所有介入者都飞到“花”时才令毕,酒菜才可竣事。是以,玩“飞花令”时人人都少不了被罚酒和敬酒,确是“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虽为酒令,但它也是名副其实的“诗词年夜赛”法则。

宋朝人青睐“唱酬”以“词言情”

晏殊词云:“一曲新词酒一杯。”

唐朝乃“诗的天空”,而宋朝则是“词的黄金岁月”。宋词的繁荣得益于晚唐和五代词人的尽力,南唐李煜一句“问君能有多少愁,好似一江春水标的目的东流”,已将词晋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宋朝,“诗言志”下面的“歌永言”,已换当作了“词言情”。在这种时代布景下,词能不火吗?

其实,唱酬现象在先秦时就有,如上文提到的齐侯与中行穆子“当筵歌诗”就是一种唱酬。唱酬亦称“唱和”、“酬唱”,要求“共题同作”,这是古代“诗词年夜会”上的保留法则。唐朝诗坛运用当作熟的“唱酬”法则给宋人填词带来了新的刺激和乐趣,个个乐在此中。

唱酬法则有酬和、赓和、追和、分韵、依韵、用韵、次韵、步韵等多种手法。在唐朝,诗人们无不唱酬,白居易《因继集重序》称:“未忘少年时心,每因唱酬,或相侮谑。”唐朝人的“斗诗”精力被宋朝文人完全担当下来,喝酒必填词,填词只须酒。用海说神聊宋闻名词家晏殊的文句来说,这叫“一曲新词酒一杯”,与唐朝人的“斗酒诗百篇”相映当作趣。

词皆有固心猿意马词牌和格局,依牌格填出即行,故写词多称“填词”。词的这种特有属性,也决议“斗词”比“斗诗”更有端方。并且,斗词不仅可以在平辈、伴侣间进行,后辈甚至儿女都可隔时空“斗”上一词。

贺铸和张元干都是宋朝词人,贺铸昔时居于今姑苏横塘时,对路过的女孩一见钟情,却无从搭讪,郁闷之下写下一首《青玉案》词:“凌波不外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此词一出,唱酬者甚多。南宋词人张元干在《青玉案》序称:“贺方回所作,宿世间和韵者多矣”,遂有唱酬之作:“生平百绕垂虹路。看万顷、翻云去……”

海说神聊宋时最闻名的一场“诗词年夜会”是在驸马都尉王诜的私人花圃西园里进行的,史称“西园雅集”,进行时候在宋神宗元丰初年。王诜邀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秦不雅、李公麟以及日本光滑油滑巨匠等十六位文假名人、作词高手、绘画巨匠等,作诗填词,谈经论道。宋代的此次“西园之会”与东晋的“兰亭之会”一道,当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两段美谈。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39767.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