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有什么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4 10:50 1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最初人们认为这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然而,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高通胀和高失业的时期随后,经济学家们基本上放弃了菲利普斯曲线,认为这两个因素之间没有长期联系。尽管有了这一发展,许多经济学家仍然接受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联系,这让人想起菲利普斯曲线自然失业被认为是技术变革的副产品。新西兰经济学家首次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进行了广泛认可的研究菲利普斯在1958年。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年至1957年的英国经济,得出的结论是,表明通货膨胀的工资变化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关系。其他人则利用菲利普斯的数据,提出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明确联系。这种关系是相反的这种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形式,各国有时会有意增加通货膨胀,使其货币贬值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菲利普斯曲线为社会提供了通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如果一个国家愿意容忍温和的通胀,它就可以享受低失业率。同样,如果它想要低通胀,它将不得不面对更高的失业率。60年代的经济统计数据似乎是这样为了证实这一理论。自然失业率本质上意味着通货膨胀与失业没有长期关系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没有长期联系,工业化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开始上升。1975年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为9.3%,失业率为8.3%。这一数据与菲利普斯曲线的预测相矛盾,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的现象从1971年持续到1984年,被称为滞胀。大多数人认为通货膨胀没有什么长期性对失业率的影响,但也有人认为短期内可能存在反向关系。滞胀之后,大多数经济学家否定菲利普斯曲线的有效性这种范式转变的一个结果是,各国政府不再通过财政政策直接干预本国经济,而是倾向于采用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让自由市场适应经济动荡在这一时期,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被提出。自然失业率本质上意味着通货膨胀与失业没有长期关系。自然失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技术变革和自愿失业。虽然自然失业率在长期内会恢复,但许多经济学家继续主张菲利普斯曲线作为一种短期的经济权衡。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不断监测美国经济面临的通胀风险。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73481.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