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湿地里有哪些让人食指大动的独特美食?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2 16:36 1

清透透的水边,长出美美的、有趣的食物。2月2日是宿世界湿地日,知力君遴选了三个分歧类型的湿地,寻找深切本地平易近居糊口中的饮食。

走吧,去湿地旁瞧瞧那些让你年夜开眼界的美食吧!

动图/http://image.so.com/

澜沧江边··青苔和水喷鼻菜

青苔是一种附生在水底岩石上的绿藻类植物,颜色翠绿,金饰如发丝,是傣族的常用食材。本地谚语说“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江。”

每年开春之后的一段时候,恰是江水清浅的时辰,青苔也长当作了,经常可见傣家配偶女三五结伴下水捞青苔。

青苔是季候性食材,收成后要制当作干片以便储存。建造方式很简单,洗净沙石和杂质,撕拉开摊当作圆形薄片后晾晒干即可。青苔片直接焙烤或油炸配糯米饭吃,也可用清水发开后煮一碗碧绿喷鼻滑的鲜青苔汤。

澜沧江里捞青苔的傣家人,图/http://image.so.com/

传统的傣家餐桌上总有一两样可以入药的食材,水喷鼻菜就是一种能清火解毒、杀虫止痒的傣医草药。

水喷鼻菜,傣语叫“荒嫩”,是唇形科喷鼻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长在水边潮湿处,又和薄荷有些近似,所以也叫水薄荷。水喷鼻菜的味道口感都和薄荷有几分相似,可是更柔和,外不雅上也更细嫩些。在江河或水田边摘上一把水喷鼻菜,洗净后蘸鲜辣的花生喃咪(傣语“蘸水”音译)或番茄喃咪生吃,满口清喷鼻,很是提神。

图/http://image.so.com/

红树林里·土笋冻

红树林里有很多“怪异”的海鲜。

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有一种人们耳熟能详的小吃——土笋冻。

它味道异常鲜美,但却有良多人不敢吃,在他们看来,土笋冻里一条条虫子看了很是倒胃口。

其实这些虫子的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听名字就知道甘旨,因其富含胶质,福建人用来建造土笋冻,而到了两广地域,人们用来做土笋汤。在红树林根系的淤泥里,盛产可口革囊星虫,是以又称为“泥丁”。

洞庭湖旁·藜蒿和芦笋

洞庭湖湿地有2.4万公顷摆布的芦苇,是宿世界上最年夜的苇荻群落。那边发展的野藜蒿、芦苇、野芹菜等,是地地道道的野生绿色食物,倍受洞庭湖周边人们的喜爱。

芦笋是禾本植物——芦苇的嫩苗,又叫芦苇芽,有“洞庭仙草”之美称。芦苇植株高峻,地下有蒲伏根状茎。根状茎纵横交织形当作网状,甚至在水面上都形当作了厚厚的根状茎层。每年的3月中下旬,地下根状茎长出芦苇新芽,这段时候采摘的芦苇芽口感最佳,营养也最为丰硕。用芦苇芽与鱼做暖锅,味道极为鲜美,连欧阳修都曾经歌颂过“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古代的荻笋就是芦苇芽。

图/http://image.so.com/

市场上还有一种广受接待的蔬菜也叫“芦笋”,这里的芦笋是天门冬科石刁柏的嫩茎。

藜蒿,菊科蒿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本地人春季餐桌上一道不成或缺的甘旨好菜。

与蒿子秆、苦菊等其他菊科蔬菜一样,藜蒿的叶子呈现长形羽状割裂。藜蒿的嫩茎、芦芽和地下肥年夜的肉质茎均可食用,嫩茎深青或淡绿色,像豆豆芽般粗细,披发一种特别浓烈的异喷鼻。

每年清明前后是采摘藜蒿的最佳机会,具有怪异喷鼻味的藜蒿与咸喷鼻柔嫩的腊肉同炒,吃上一口,唇齿生喷鼻。“藜蒿粑粑”,这道风味怪异的洞庭湖小吃,满载着本地人的味觉记忆。

图/http://image.so.com/

江边、滩涂上、湖里,在这三个处所,我们看到了具有本地特色、而且是产自湿地的食材。有一句鄙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住在水边,就有了与水分不开的食物。

可是我们在依靠湿地寻找食物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情况的庇护,适度采摘、捕食。水里繁荣有活力,我们的食物才不会“枯竭”哦。


撰文/丹聪 刘毅 张超

本文节选自《常识就是力量》杂志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45704.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