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ITC课堂上,17个月的暖暖因为没有站稳,不小心摔倒了,然后拉开嗓子大哭起来。妈妈立马飞奔过去,旁边观察的其他家长们也都迅速地围观过去,并急切地表达关心:“别哭,别哭!没关系的,没关系的!不疼了哦不疼了哦!”暖暖反而哭地更加大声了起来。
老师怎么做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受伤了正难过的时候一大群人围过来对你说,别难过,没关系,不疼了,勇敢点!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于我而言,我会更加难过。我明明受伤了,疼得厉害,你们竟说没关系,不疼了,还要我勇敢点!你们都不能真正理解我的感受和需求!
看到暖暖越哭越厉害,抱着她的妈妈懊恼连连地说:“宝贝,对不起,都是妈妈的错,妈妈离你太远了,没能得及接住你,请你原谅妈妈。”但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致歉而停止大哭。 我理解妈妈那种心疼和自责的感受:恨不得我们替孩子受了那个疼。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孩子从中学到的是什么呢?——“我哭,是妈妈的错!妈妈需要为此负责任与致歉,我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也不需要学会自我安慰的方法。”
和暖暖妈妈沟通之后,我建议她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帮助暖暖明白事实和感受,例如对她说:“你刚刚不小心摔跤了,摔到头了吗?是不是有点疼呀?现在好点了吗?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当我们把主动性还给孩子的时候,他们反倒能从中学会自我调整和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
接受孩子的“哭”
其实,孩子哭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俗话说,没有哪个孩子不是哭着长大的。伴随成长的,除了快乐,还有挫折和困难。孩子们正是从这些挫折与困难里学习新技能新知识,并不断进步。
我们需要意识到,哭和笑是一样,都是我们身为“人”的情绪,都是生命的宝贵体验。当孩子因为受伤、受挫折、难过等情绪大哭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接纳他的这个情绪,并允许他用哭来释放,安静地陪伴在他身边,等他的情绪慢慢平复后,给予及时的安抚或拥抱。
对于年龄小还无法很好表达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她了解事实和感受,并从中学习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mch/328160.html
- 上一篇: 宝宝蛀牙从轻到重要多长时间
- 下一篇: 如何判断宝宝智力好坏
猜你喜欢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随机tag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443425
- 页面总数:4
- 分类总数:23
- 标签总数:2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860128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