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桑拿天要来了!今年“三伏天”比去年多10天?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4 22:49 1

昨天是夏历六月初五、“入伏”(指“进入三伏天”)第一天,固然海说神聊京还下着雨,但这意味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期间已经到来。并且,本年的“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一向到8月25日才竣事,长达40天,是加长版“三伏天”。

那么,问题来了,“三伏天”到底是从哪一天起头,到哪一天竣事呢?每年三伏天的日期是固心猿意马的吗?为什么会有加长版“三伏天”?

接下来,我们就一路来聊聊以上3个问题。

所谓“三伏天”,就是指呈现在小暑和处暑两个骨气之间的日子,年夜约是阳历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三伏天”一般持续三、四十天,是一年傍边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暑气暗藏于地”(想想都感觉热),所以“三伏天”代表一年里最炎热的期间。

“三伏”和“三九”对应,平易近间一般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此前,我们曾在《“入九”第一天,你会数九吗?知道“数九冷天”怎么读吗?》一文中提到过“入九”的法则,即“入九”是从冬至那天起头的,每九天为“一九”,“九九”一共八十一天。既然“三伏”和“三九”对应相对应,那“入伏”的法则是不是也和“入九”的法则差不多呢?

恰好相反,“入伏”的法则要比“入九”的法则复杂得多。在领会“入伏”法则之前,我们起首要领会一下中国古代汉族平易近间利用的“干支纪日法”。

所谓“干支纪日法”,就是指用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记实日序的方式。具体来说,“干支纪日法”就是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实日序,从甲子起头、到癸亥竣事,60天为一周,轮回记实。

领会了“干支纪日法”之后,我们就可以接着聊“入伏”确立的依据——“夏至三庚数头伏”。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指,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头入伏。换句话说,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三伏天”起头的第一天。以本年(2018年)为例,本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7日(庚辰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7日(庚寅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7日(庚子日)。所以,本年“入伏”第一天就是2018年7月17日(庚子日)。因为初伏是10天,所以本年的初伏就是7月17日-7月26日。

因为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并不固心猿意马(和“阳历生日与阴历生日纷歧致”一个事理),所以每年入伏的时候也就没法固心猿意马,导致良多人分不清“三伏天”到底从哪一天起头。再加上每年中伏的长短也不不异(10天或20天),不克不及简单按照“一伏10天”(初伏、末伏都是固心猿意马10天)的算法计较,所以又有良多人分不清“三伏天”到底到哪一天竣事。

不外,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因为“三伏天”是连在一路的。所以,我们只需要确定“初伏”第1天和“末伏”最后1天,就可以知道中伏到底是10天仍是20天了。在这根本之上,我们就可以知道“三伏天”到底是30天(正常版)仍是40天(加长版)了。

那么,“末伏”从什么时辰起头呢?和“入伏”确立的依据差不多,“末伏”确立的依据是“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以本年(2018年)为例,本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16日。因为末伏和初伏一样,都是10天,所以本年的末伏就是8月16日-8月25日。

初伏和末伏的日期都确定后,中心的日子就都是中伏了。所以,本年中伏的日子是7月27日-8月15日。此中,7月27日-8月5日称之为“中伏”,8月6日-8月15日称之为“闰中伏”。

趁便提一下,有“入伏”就有“出伏”,那“出伏”是什么时辰呢?其实,出伏就是“三伏天”竣事后的第一天。好比本年“三伏天”到8月25日竣事,那么,出伏就是8月26日。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数伏法则”:①初伏10天,末伏10天,中心的10天或20天是中伏;②“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1天,数头伏就从这一天起头;③“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从这一天起头数10天,“三伏天”就竣事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竣事啦。大师筹办好开启防暑装备第一流模式吧,可是不要太贪凉哦!

文章出处:百度知道日报()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80897.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