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魏水华
放了木樨糖的红烧肉
01
第二个调味瓶
/ 孜然、辣椒、胡椒、七味 /
大部门家庭的厨房里,都有两个装调味粉的瓶子。
第一个调味瓶是盐,这是非论人种、非论地区、非论阶层,人人都缺不来的工具。
第二个调味瓶则有意思了,按照地区、物产、口胃,甚至汗青沿革的分歧,呈现出完全纷歧样的风情:
西海说神聊人用的是孜然,不管是蘸烧烤的牛羊肉,仍是配饼子吃,都浓烈甘喷鼻。
陕西人虽能吃辣,但和川湘人分歧,辣椒不常见,唯以辣椒、熟芝麻、花椒、八角、桂皮一路磨出来的辣椒面承担厨房必备的职责,它煎炒烹炸都能用,浇一勺热油仍是闻名的油泼辣子。
山东师傅畴前用海肠晒干磨当作的粉末,名扬全国的鲁菜据说曾依靠这一味调料征服了大清皇帝的胃,可惜后来味精鼓起,也就没了海肠粉的地位。
广东人用的大地鱼粉和海肠粉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把比目鱼称为“大地鱼”,晒干后磨粉,是加在粥、汤,甚至炒菜里的主要配料。家里没菜的时辰,一勺大地鱼粉,冲碗水加点葱末,就是开胃的浓汤。
福建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域最通行的是白胡椒,煲老火汤、煎蚝烙、生滚粥,白胡椒粉都是必选项。
台湾人家里常备的是一瓶红葱酥。所谓红葱,是个子小、味道浓的小洋葱,用猪油炸当作酥脆的碎末,这是卤肉饭、肉燥面,甚至台湾人包粽子、煎鸡蛋、拌凉菜的心头好。
再好比日本人用的七味粉、印度人用的咖喱粉、法国人用的黑胡椒……这些工具传到异地后,也会有厨子偶然一试。但在当地,它们都以第二个调味瓶的形象呈现,是烙印于每小我味蕾深处的魂灵印记。
02
江浙为什么喜好吃甜
/地舆决议论和闷骚个性论 /
到了江南,大部门家庭的第二个调味瓶,是糖。
你没看错,在狭义的江南地域,也就是苏锡常、杭嘉湖、上海为焦点的区域,不管通俗家庭仍是高档餐馆,白砂糖绝对是除了盐之外,利用频率最高的调味品。
有海说神聊方网友吐槽:“去上海点了一份“爆辣牛肉面”,一口下去,一股碱面混焦急支糖浆的味道袭来,甜到令人发指。”
这大要就是江浙甜的活泼写照。从地舆决议论出发,在海说神聊方西伯利亚的暗影下,中国天气比拟同纬度地域整体偏冷,所以糖一向是来自最南边的罕见物资。在很长的汗青中,只有皇室和巨贾才能大量采购。
而在中国最富庶的平原地带,巨贾官贾们为“烧钱”展示身份,穷年累月以越来越多的蔗糖,培育出了“甜口”的江南人。
连炒个青菜都要加糖的处所,出其不料的甜味出没于哪些处所?
03
浓油赤酱的江南
/ 酱油不配糖,等于把妹不亲嘴 /
浓油赤酱是上海菜的标签,蔡澜评价它“又咸又油”,其实他漏说了两个字“又咸又油又甜”。
江南做菜的酱油只是酱油,并不像粤菜里分为“生抽”和“老抽”。要做出红烧肉、红烧排骨、红烧肥肠、红烧鲳鱼那些红亮的光彩和晶莹剔透的挂汁,糖是独一的路子。
拥有34家米其林餐厅的上海,在吃的方面,自带名媛气质。而与此同时,扎根在这个城市的浓油赤酱却一点儿都不违和,分开了糖和酱油,上海人仿佛都掉去了幸福的动力。
其实不止是上海,整个江南地域的本家儿配偶们,城市左手拿着酱油瓶,右手拿着糖罐子。往锅里倒了酱油后,不再放点糖,就仿佛是谈女伴侣拉手了却不亲嘴儿一样——不敷意思。
湖州的红烧羊肉大要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服法。八百年前赵宋南渡,带来的除了开封的饮食习俗之外,还有口外的蒙古绵阳。八百年来,吃江南水草繁衍出了“湖羊”,兼有南边羊肉的浓烈和海说神聊方羊肉的细腻,最宜红烧。大量加糖和酱油,以柴灶慢火焖之,湖州人尤嫌其不敷甜,再往里面加甘蔗梢。
这种甜腻的红烧羊肉,拆了骨配清水面条吃,是冬天来江南最不克不及错过的甘旨。
昆山的红烧蹄膀也有着甜美的品格,据说沈万三曾用这工具招待朱元璋,御前不克不及动刀,他就抽出一根蹄膀骨,把酥烂的肉块朋分后献上。故事当然是诬捏的,但“万三蹄”至今还保留着用酱油、糖炖到脱骨喷鼻酥的做法。素质上来说,杭州的东坡肉、无锡的酱排骨,也都是这么做出来的。
外埠人到扬州吃狮子头,大多是清炖的。但扬州当地人吃的良多是红烧狮子头。所谓红烧,毫不是简单泡在酱油里煮,从起头剁肉就与清炖的工序分歧:狮子头里要掺荸荠或者嫩藕,增添嚼感;肉丸当作型后要先油炸到表皮紧绷;最后拿大量糖和酱油煨;上桌后再把稀溜溜的红色汤汁浇在狮子头上,甜、又入味。
04
鲜失落眉毛的江南
/ 蒸鱼、煮菜、做小笼包 /
汪曾祺这样描述南边的酱菜:“南味的以扬州酱菜为代表,商标为‘三和’‘四美’。海说神聊方酱菜偏咸,南则偏甜。”
其实,甜只是概况,酱菜加糖,更多的是代表江浙人对于“鲜”的追求。
这种味觉体验与粤菜追求的“鲜甜”其实千篇一律,但区别在于,闽广地域大多以老火吊汤、急火快炒、或者干制发酵,从工艺上激发食物自己的美味。
但江浙人却经常在做菜时直接插手恰如其分的糖,让海鲜、蔬果的美味加倍清爽高雅。
鲥鱼是在长江河鲜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而今已经禁捕的长江刀鱼。最原汁原味的服法当然是清蒸。苏南最风行的蒸法是鱼肚子里塞葱结姜片、鱼身上垫几片火腿上方、再加糖和酒酿来蒸,几乎没有咸味,清清淡淡的为好。上桌时拨开酒酿,夹肉来吃,最美的就是鱼鳞下胶状的脂肪,接收了糖和酒酿的甜味,甘喷鼻可口,比甜品好吃得多。
杭州的西湖醋鱼脱胎自河南的鲤鱼焙面,但也秉承了江浙鲜甜的特质。鱼不是炸的,只是用滚水汆熟,最大限度包管了鲜活滋味;糖醋汁的糖和醋分量也锐减,要吃不出甜味,但能凸显鱼的美味为好。梁实秋对此有很到位的描述:“汁不要多,更不要浓,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
肉馅的大馄饨、小笼包和月饼里也要放糖,这是出了江浙地界,别处不多见的气象。不管是无锡王兴记、上海南翔、嘉兴五芳斋仍是杭州知味不雅,一脉相承的都是甜。吃不惯的,总感觉是暗中摒挡,而从小熟谙其中滋味的人,却感觉不是这一份甜味,就缺了鲜美。
05
多条理的甜味糕团
/ 双酿团、芝麻汤圆、心猿意马胜糕、猪油年糕 /
比拟之下,江浙糕团的甜,就更轻易被人接管。
名闻海说神聊方的稻喷鼻村,其实脱胎自姑苏。固然接管了皇帝脚下口胃的改良,但素质上与江浙甜一脉相承。像姑苏评弹曲儿那样,带着油、糯的,多条理的甜,是江南糕团的最大特色。
大到婚礼乔迁、小到早饭甜点,糕团在江南人糊口里一向饰演着不成或缺的脚色,与当今或多或少被川味、广味改良的炒菜、面食分歧,糕团一向保留着儿时、最初的江南味道。
黄天源糕团店是姑苏人的“崇奉”,每年重阳节,上午九点就起头排起长队,各色的双酿团、木樨年糕、重阳糕装满了袋子。见过当天盛况的人,说搬空黄天源也不外分。双酿团是最具当地特色的,所谓双酿,就是把豆沙与黑芝麻两种馅儿“酿”入糕团皮中。豆沙和芝麻是不克不及夹杂的,要分层,这才能表现糕团师傅的手艺,也考教门客们的嘴巴是否能体味复合却又条理分明的口感。
宁波汤圆是最被外人熟知的,加了猪油和糖的碎芝麻,用糯米粉包起来,此外什么也不要。开水煮事后,外皮滑溜,内陷油润喷鼻甜。作为老字号的缸鸭狗当然好,但随便走进宁波的路边小店里,能吃到更纯正的风味。
杭州心猿意马胜糕则是将米粉加红曲米上色后,在花式摸具里蒸当作的糕团。和汤圆一样,外皮是淡的,里面是红豆或者枣泥的馅儿,喷鼻甜可口。所谓“心猿意马胜”,附会的是岳飞韩宿世忠旗开告捷的典故,与憎恶秦桧所降生的“油炸桧”互为反义词。在湖州、姑苏等地也有近似的以红曲染色的糕团,不外名字酿成了“鼎盛糕”或“心猿意马升糕”,总之都包含了吉利夸姣的寄意。
心猿意马胜糕还有一种微缩版本:在红曲染色的面团中插手糖渍橘皮后,切当作小粒蒸熟,叫做桔红糕。当然也是甜的,但橘皮的酸味又会让甜味不腻。撒上木樨干后揣在口袋里做零食,这是良多江浙孩子的童年记忆。
还有曩昔江浙孩子们过年才能吃的猪油糖年糕,不是猪油炸的,也不是猪油淋的。是在制糕过程中就插手了猪油和糖。做完了蒸软再吃,淀粉、游离糖和油脂的复合口胃,除了供给江南湿冷冬天足够的热量之外,仍是几乎所有江南人不能自休的童年滋味。
张爱玲曾经这样描述过樟脑的喷鼻味:“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欢愉,甜而怅惘,像忘怀了的忧闷。”
只一个甜字,背后却能读出艰深的情感和复杂的滋味,生怕只有这位出生在上海洋房里的小丫头,才能体味此中微妙的分寸。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80019.html
- 上一篇: 京籍、外来人口首次“双降”,谁在逃离北京?
- 下一篇: 你听说过的“抗癌食物”都是骗人的?
- 热门文章
-
WB蒙特利尔(WB Montreal)——欧美十大最差视频游戏开发商
迅猛龙(Velociraptor)——欧美史前十大死亡动物
什么是果酱猫(What Marmalade Cats)?
神奇蜘蛛侠2(The Amazing Spider-Man 2)——欧美最佳蜘蛛侠电影
faceu激萌怎么把瘦脸开到最大
希瑟(Heather)——欧美十大最佳柯南灰歌
奥兹奥斯本(Ozzy Osbourne)——欧美十大高估歌手
二人梭哈
什么是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我应该知道康涅狄格州的什么(What Should I Know About Connecticut)?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261580
- 页面总数:9
- 分类总数:1
- 标签总数:0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7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