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和网络中,盛传着手机外壳携带超强致癌物质,例如苯和甲醛。并且提到这些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可以随着呼吸道直接进入人的五脏六腑。这是真的吗?
实验是验证传言的唯一方法,记者带着三种从市场上购买普通手机壳,找到北京服装学院应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科学的检测实验。
第一步,实验员将三种手机壳分别放在密闭的烧杯中,然后用红外线快速干燥器烘烤加热。如果含有有毒物质的话,加热可以加快有毒物质的释放。
第二步,实验室工作人员对三种手机壳烘烤加热十分钟,使手机壳温度升高。这是模拟手机通话过程中产生微波,可能有手机壳的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
第三步,通过禾信SPIMS-1000在线VOC质谱仪器分别检测烧杯中挥发的气体,对这些气体进行了VOC(可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分析。
最后,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检测指标得出结论,三种廉价的手机壳里均不同程度地含有苯系物质和甲醛。中华环保标准委员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龚龑博士告诉记者,部分劣质手机壳会释放有毒的苯系物和甲醛,大概来源于不合格的塑料胶或粘合剂。但对于苯系物及甲醛是否超标,由于国家没有针对手机壳的行业检测标准,所以没法定论。
此前,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组请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实验人员也进行过专业实验。实验人员将实验舱温度加热到45℃,然后把手机壳放进去,1小时后手机壳被加热后释放出的气体收集完毕。随后,实验员对这些气体进行苯、甲醛含量分析。
当时是把手机壳放在30升的不锈钢密闭舱里做的,经过实验发现劣质的手机壳都会释放一定量的甲醛和苯,但释放量并不大。两次科学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廉价手机壳确实含有一定量的苯系物质和甲醛。
苯、甲醛都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类人类致癌物。苯在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越高挥发量越大。在工农业生产中,苯被广泛使用,而甲醛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原料,由于成本比较低,用做树脂的粘接效果比较好。至于在手机壳中的这类挥发性物质会不会导致癌症,也没有相关的检测标准。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的工程师赵振表示,建议大家在选择手机壳时,尽量挑选没有明显气味的产品,同时尽量在有空气流动的环境下使用,并且减少儿童对手机壳的接触。
苯和甲醛都是常见的化工原料,它们主要来源于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有些污染物释放时会有刺激性的味道,这是否是有毒气体判断标准呢?赵振说,如果通过直观感受如闻味道、眼睛流泪、嗓子不舒服等,来判断室内空气中是否有甲醛、苯等污染物浓度超标,这种方法是不太可靠的,最好的方法是找专业的检测机构对室内的空气状况进行检测。
最后专家提醒,由于室内空气中的部分污染物的释放周期比较长,为了减少危害,要注意开窗通风,且可以选择活性炭等吸附材料来辅助净化室内空气。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55244.html
- 上一篇: 世界最大飞机“大鹏”首露真容?
- 下一篇: 大多数人更像父亲?
- 热门文章
-
WB蒙特利尔(WB Montreal)——欧美十大最差视频游戏开发商
迅猛龙(Velociraptor)——欧美史前十大死亡动物
什么是果酱猫(What Marmalade Cats)?
神奇蜘蛛侠2(The Amazing Spider-Man 2)——欧美最佳蜘蛛侠电影
希瑟(Heather)——欧美十大最佳柯南灰歌
二人梭哈
faceu激萌怎么把瘦脸开到最大
奥兹奥斯本(Ozzy Osbourne)——欧美十大高估歌手
什么是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我应该知道康涅狄格州的什么(What Should I Know About Connecticut)?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200248
- 页面总数:9
- 分类总数:1
- 标签总数:0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