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指纹识别之后,眼球、眼纹、虹膜这类聚焦于眼睛的生物识别技术又成为了今年手机厂商的热捧技术。但是从目前已经发布的vivo X5 Pro、TCL么么哒3S、中兴天眼等机器来看,这些机型的眼球识别技术似乎又与此前传闻的虹膜识别存在一定的区别。究竟所谓的眼球识别、眼纹识别、虹膜识别有什么区别呢?
虹膜与巩膜
如果以识别区域来划分,那么以上的识别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识别虹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眼珠”除掉中间黑色瞳孔的环状部分;另一种则是识别巩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白”部分。
目前vivo X5 Pro、TCL么么哒3S、中兴天眼使用的均为识别巩膜区域的眼球识别技术。而虹膜区域的眼球识别技术,目前仅有富士通的Arrows NX F-04G搭载,并且这款手机在短期内应该还不会出现在除日本之外的国家。
所谓的“眼纹识别”
所谓的“眼纹识别”“眼球识别”均指的是“巩膜识别”。相比于虹膜识别,巩膜识别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的短。如果要谈到这项技术,我们就不得不提到EyeVerify这家公司。这家创立于2012年的创业公司并不奢求太过未来的技术,仅利用智能手机上超过200万像素的普通摄像头就可以完成巩膜识别过程。
EyeVerify研发出的EyePrint ID技术正是利用了巩膜(也就是眼白)上血管纹理分布的唯一性。虽然人的眼球会因为过敏、红眼或者熬夜宿醉等情况发生充血的状况,但这些并不会影响虹膜上血管排布,所以这种“眼纹”的稳定性也是足够的。而且就信息量来讲,这种“眼纹”是指纹的4.5倍,十分适合用来做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尚待普及
相比之下,虹膜识别的商用进程就要慢得多了。虽然人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虹膜识别的相关研究,但由于技术与商业上的原因,虹膜识别模块的复杂程度还并未达到可以在手机上大规模商用的地步。
就以富士通刚刚发布的第一台量产虹膜识别手机Arrows NX F-04G为例,该机除了普通的前置摄像头之外,富士通在其右上方还独家定制了一个红外摄像头。其中间的镜头起到探测红外线的作用,而其外围则是圈状的红外线LED。相比于上面提到的“眼纹识别”,虹膜识别所需的硬件成本、开发成本、量产产能、工业设计能力均高出一大截,这也正是虹膜识别并未在手机上大规模商用的原因。
虽然虹膜识别在容错率、信息量以及稳定性上均完胜眼纹识别,但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考虑,眼纹识别却更加适合目前的手机业界普及。毕竟以目前普通用户的需求来讲,眼纹识别的性能已经完全够用,这也正是这项技术能够这么快铺开的原因吧。
(作者:胡说手机;via 太平洋电脑网)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54685.html
- 上一篇: 手榴弹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 下一篇: 人体的12大极限,你知道多少?
- 热门文章
-
WB蒙特利尔(WB Montreal)——欧美十大最差视频游戏开发商
迅猛龙(Velociraptor)——欧美史前十大死亡动物
什么是果酱猫(What Marmalade Cats)?
神奇蜘蛛侠2(The Amazing Spider-Man 2)——欧美最佳蜘蛛侠电影
希瑟(Heather)——欧美十大最佳柯南灰歌
二人梭哈
faceu激萌怎么把瘦脸开到最大
奥兹奥斯本(Ozzy Osbourne)——欧美十大高估歌手
什么是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我应该知道康涅狄格州的什么(What Should I Know About Connecticut)?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200248
- 页面总数:9
- 分类总数:1
- 标签总数:0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