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钱真的臭吗?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3 02:34 1

知识点: 铜本身并没有气味,但它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发生了反应,生成一种被称为“碱式碳酸铜”的物质,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铜绿,就有了不好闻的气味。铜绿是浅绿色细小颗粒或无定形的粉末,是铜锈的主要的成分。这种粉末味苦,气味也不好闻,就是所谓的铜臭味儿。

古代的钱币都是用铜铸造的,可是铜怎么会有味道呢?如果有味道,那么铜臭味究竟是一种什么味道呢?它的味道又从何而来呢?

现在虽然身处纸币的时代,但“铜臭味”一词依然不过时。生活中,我们对一些暴发户,掉进钱眼里的人,或是为富不仁的人都会有一种鄙视心理,会说他“浑身铜臭味”,并与他们保持距离。

说文解字道“铜臭(xiu)”

根据《后汉书·崔烈传》记载:东汉时,一名叫崔烈的人,用500串铜钱买了个相当于丞相的司徒官职。由于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所以,人们虽对崔烈的丑行议论纷纷,但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谈及此事。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意思是说,人们对我当上三公有何议论。崔钧据实相告:“论者嫌其铜臭。”这就是“铜臭”一词的来历。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固然看到了买官卖官的不耻之径,群众的义愤填膺。可是,故事并没有说,铜钱真的是臭(chou)的呀。

铜臭确实臭

铜臭确实是一种臭味。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而铜被用作货币流通之后,更是遍布人类生活,虽然它没有钠镁那么活泼(还记得中学化学实验课上,拿一小片纳颗粒投入水中,就四处乱串,放热反应吗?),但是它也架不住人们的这番厚爱啊!铜本身并没有气味,但它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发生了反应,生成一种被称为“碱式碳酸铜”的物质,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铜绿,就有了不好闻的气味。铜绿是浅绿色细小颗粒或无定形的粉末,是铜锈的主要的成分。这种粉末味苦,气味也不好闻,是谓铜臭也。

一双脏手

不过有人要说了:“我的钱才不臭呢,我的又不是铜钱,我这可是崭新的纸币、亮锃锃的硬币,我每天把它锁在抽屉里,捧在心口上,数了120遍,怎么会生锈呢?”是的,现在我们早已不用铜钱,而是纸币、硬币,但是这“孔方兄”的钱臭味可是一点都没少,不觉得钱有味的也许仅仅是久居鲍肆而不觉其臭。但钱为什么有味道呢?关键在于手,没错,就是我们数钱的手。

摊开自己的双手好好瞅一瞅,当然,你看不到你手上成千上万的细菌和细微汗液。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正常人24小时内会不知不觉的蒸发约600~700毫升水。想象下,一瓶矿泉水从你的汗毛中蒸发出来了。一滴汗液里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PH值4.2~7.5,多为酸性,1%~2%为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而正是这些物质会腐蚀你珍爱的钱币,金属与酸性物质接触,铁、铜等就会发生变质反应,会生成一系列芳香物质,如乙醛、酮类等。乙醛和酮类的味道可不好闻,虽然号称“水果香味”,但还是很刺激的。

而手上的细菌更是令人害怕,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对51名大学生的双手进行了详细检测,一共发现4742种细菌,平均每只手上有150种细菌,只有5种出现在每一只被检测的手掌上,就连同一个人的两只手都只有17%的细菌是相同的。可见,钱币在社会中流通,简直是细菌运载车啊,多少细菌在钱币上搭车、安家,而钱币本身也被这些细菌慢慢侵蚀了。

总而言之,就“铜臭味”一词而言,虽然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抛开色彩不谈,钱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不过流通之后,不论是纸钱还是铜钱,它们都变得有味道了。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铜臭味”于铜币来说,那就是“碱式碳酸铜”的味道;于纸币来说,那就钱币接触者双手的汗水、细菌等侵蚀纸币,所散发的刺激性气味。不管怎么说,钱毕竟是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做金钱的奴隶,也无需自恃清高。不过数完钱,洗洗手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要把铜臭、他人手上的细菌变成自己的哦!


作者:黄安娜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52704.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