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龙的九子究竟有什么不同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3 02:32 1

俗话说:“龙生九子,种种不同。”

神话故事里,龙都是雄性,却不见提及“雌龙”?难道龙没有雌的吗?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条称龙: “ 各有雌雄。”

《淮南子》云: 龙“ 雄上风, 其雌鸣下风。”

可见,龙有雌雄!那么龙是可以是有孩子的。生出来的也应该是龙,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奇珍异兽才对。龙这种强大的生物带绿帽子的可能不大,,龙性最淫,所以是他喜欢跨物种,,XXOO。。。

老大囚牛(qiúniú)

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所以可能这个是和母龙生的),喜音乐,蹲立于琴头。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老二睚眦(yázì)

他长相奇特,龙头身子和豺狼差不多(母亲应该是俊美的豺狼)。性格好斗,平生嗜杀,动不动就刺刀见红,作为“优秀打手”,他垄断了钢刀上的环、柄以及吞口。人们笃信, 有这家伙护佑,必能在沙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了显示皇家威仪,睚眦还被请上仪仗队以及宫殿护卫的武器,很有点“姜太公在此,诸神让位”的霸悍之气。

老三嘲风(cháofēng)

这个酷似野兽(据说他妈叫凤凰)的家伙是个“满街腿儿”,他有个非常古怪的爱好,喜欢登高爬险,满世界张望。这类“特殊人才”,也可派上大用场,他被古代建筑师相中,安排到宏伟殿堂的飞檐上。皇宫寺院飞檐上的走兽,就是嘲风嘲风,不仅象征吉祥和威严,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神气力量。


老四蒲牢(púláo)

他长得最像父亲,身体盘绕(怎么看都觉得是跟癞蛤蟆生的),意气风发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传说中的龙生九子的老四,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旦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老五狻猊(suānní)

形似狮子(不多说了这回是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

老六赑屃(bìxì)

样子似龟(居然跟王八生了这货),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老七狴犴(bì’àn)

又名“宪章”,形似猛虎(又上了一个虎妞)。他有威力,最爱管闲事,尤其喜欢提别人打官司,所以,衙门和监狱都拿他的形象做装饰。狴犴天生就是“大法官”的材料,他 仗义执言,明辨是非,眼睛里不揉沙子,谁也甭想跟他拉关系、套近乎。再加上它正义凛然的亲民外表,谁都对他敬畏三分。难怪监狱门楣和公堂的“肃静牌”、 “回避牌”上,处处都有他虎视眈眈的眼睛——公生明,廉生威呀!

老八负屃(fùxì)

他长得也很像父亲(这个查了很久,民间叫他王八龙),负屃则迷恋诗词歌赋、文章书法,他是兄弟九个当中的 “秀才”。既然和文学艺术亲近,负屃便甘愿化做优美、典雅的图案去衬托世间的文学精品。他往往盘绕在木刻、石碑两侧,成为装点锦绣文章的图腾。


老九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龙子中的“老疙瘩”。他是一种鱼形的龙(王八都没放过何况是鱼),大嘴巴,好像吃不饱似的,喜欢吞东西。《太平御览》中说:“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 ‘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所谓“鱼虬”,就是螭吻的“曾用名”。螭吻水性极好,且有镇邪避火的功效。佛教,将他安插 在雨神宝座下,据说,可以灭火。民间将他作为“吞脊兽”,安在屋脊两头,以期消灾灭火。

关于九子的传说版本很多,以上整理的是比较常规的。九也可能是泛指并不一定是确数。龙生九子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内容整理自公众号:历史那点小事 (crazylishi)  欢迎关注收看更多精彩!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52683.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