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的站台上,年仅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突然晕倒,身旁路人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但最终抢救无效去世,死因还在调查中。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大,经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关于猝死的事件,其中不乏中青年猝死。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身体健康,懂得一些护理常识,或许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猝死有迹可循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所致的死亡,死者生前可以使健康人,或患有某种疾病,但病情一般较稳定或正在康复中。猝死纵然令人措手不及,但是并非完全无踪迹可寻。
据有些猝死者家属回忆,在死亡当日这些人会有特别疲劳的埋怨、心绞痛、心悸或呼吸困难。这些猝死者猝死前往往突然面无血色、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这些常常是猝死的预兆。在引起猝死的常见病因中,心肌梗死占38%,脑溢血占19%,其他还有肺动脉栓塞、心脏起搏器故障等。
如何预防猝死
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观察原有疾病的变化和有无新发疾病,对这些疾病,应积极治疗,更应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饮酒等诱因。出现症状时,要到医院去检查、治疗或立即卧床休息,必要时拨打120叫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以防发生猝死。
学会猝死的救治知识
所谓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在20~30秒的叹息样呼吸后呼吸停止。猝死发生前可能是胸疼、气急,也可毫无预兆就突然发生。
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使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猝死发生时,学会及时救助身边人
急救,是一场跟死神的赛跑。当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而浪费了宝贵的急救黄金时间。我们应该充分把握抢救的关键时间,实施抢救。掌握科学的急救知识,当灾难降临时,为自己和他人抢得一份先机。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百名医学专家讲科普》,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编辑:薛燕男 张旭
本文系原创作品
(专家:王健平,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审校:陈志,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副主任)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及作者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51805.html
- 上一篇: 《独立日2》是烂片?那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
- 下一篇: 相亲必死的五大雷区到底是啥?
- 热门文章
-
WB蒙特利尔(WB Montreal)——欧美十大最差视频游戏开发商
迅猛龙(Velociraptor)——欧美史前十大死亡动物
什么是果酱猫(What Marmalade Cats)?
神奇蜘蛛侠2(The Amazing Spider-Man 2)——欧美最佳蜘蛛侠电影
希瑟(Heather)——欧美十大最佳柯南灰歌
二人梭哈
faceu激萌怎么把瘦脸开到最大
奥兹奥斯本(Ozzy Osbourne)——欧美十大高估歌手
什么是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我应该知道康涅狄格州的什么(What Should I Know About Connecticut)?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200248
- 页面总数:9
- 分类总数:1
- 标签总数:0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