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孩子感冒发烧,到底应该“捂”还是“冰”?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2 23:29 1

宝宝人儿小身体弱,感冒发烧每每让一家上下担心。心急一点的家长直接就抱去急诊了,淡定一点的则一边观察一边开展家庭护理。物理降温几乎是所有家长的首选,可是你的物理降温方法用对了吗?

“捂汗”、热敷大错特错

“捂汗”是中国家庭传统且经典的发烧护理之一。当察觉宝宝体温升高时,家长常常用一张大被裹起孩子,“汗发出来就好了”。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我们理解错了。实际上它是在描述结论,而不是指导行为。

发烧是一个“三步走”的过程,共有寒战期、高热期和退热期三段。

寒战期是发热的前奏,这时体温调定点升高,宝宝会感到发冷、战栗,家长开始察觉宝宝有发热的征兆。随着免疫系统与致病菌的交战越来越激烈,宝宝的体温也随之上升,到了家长们熟悉的“呀孩子额头好烫”阶段。当免疫系统胜利、致病因素被消除时,体温经过退热期慢慢回归正常。

注意,退热期体内产热减少散热增加,表现出来的一大特征就是面色潮红、全身出汗!也就是说并非因为出了汗烧才退,而是因为退烧了所以出汗了。“捂汗”不仅无助于退烧,还可能导致宝宝“捂热综合征”,甚至“烧坏脑子”。

捂热综合征,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常见急症。

那还要不要物理降温?

退烧要治本而非治标,物理降温是一种促进宝宝舒适度的护理措施,而非解决发热的有效途径。物理降温通过辅助散热只能使体表温度短暂降低,但是可以使宝宝感到更加舒适,必要时可以进行。

怎样进行物理降温?

避免局部的、过于刺激的降温方法。

酒精擦浴潜在酒精中毒隐患,家长们请摒弃这种降温方式。

美国儿科学会及香港卫生署均建议可将温水擦浴作为应用退烧药后的辅助治疗。以宝宝感到舒适为宜。

冰袋的使用非常有讲究,放置的位置最好是在腋下、腹股沟等血流丰富的部位。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以防掩盖病情。

作者:就小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微信:jiushibaoma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50538.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