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
驿站这一场所自先秦时便已有之,秦汉时已经完善。但作为一个词汇的出现却是在13世纪蒙古人统治中国以后。“驿站”在元朝以前只称“驿”,而“站”字则是外来词,源于蒙古语“站赤”(jamuci)的音译,“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
元朝时在全国广设“站赤”,简称“站”,此后“站”的这一意义便融入汉语中,并演变成为双音节词“驿站”。
那么古代的普通百姓怎么寄信呢?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以农为主,传统观念上的定式决定了古人在一般可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并不会选择旅游或出远门。部分封建王朝出台的田制和户籍制,又长期将百姓同田地固定,不可离开耕地而活,好几代人生活过的地方不可能说搬就搬,而一般人一生追求的便是养活自己,亲朋好友都在附近,除了一些商人,普通百姓可以说很少出远门。
其次是交通的制约,一般百姓都是靠着步行,有点条件的才坐马车或牛车,而船也只能在江河湖等有水的地方发挥其作用,受制明显,导致古代出门时间长,而且风险系数高,人多安于现状。
1:民信局: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的“民信局”。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到了清同治、咸丰、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形成内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福建话发音“信”为“批”,故侨批局也就是侨信局,专门为南洋侨民服务)。较大的民信局在商业中心上海设总店,各地设分店和代办店,各民信局之间还联营协作,构成了民间通信网。
2:捎带:古人一般不单独行动,“老乡”同村,亲戚等是小集体,这样当甲回家的时候,都可以托甲带封信(譬如没有字,只有个别人能看懂的涂鸦)给自己的亲人。
3:古代出门如果不是外出务工,基本就是行商,当你有亲戚在外地的时候,可以通过出去行商的商人寄信给外地的亲戚,商人送信一般都会受到招待和赏钱,商人和捎带的区别是商人往返频率高很多。
4:飞鸽传书:古代的确有,不过飞鸽传书可不是随便找鸽子,譬如你养的鸽子,必须带着鸽子到你要去的地方,然后在当地把信写好,放出去,鸽子自行回家,由于出错概率大,所以一半都是带很多只鸽子出门才行。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48635.html
- 上一篇: 夏季:蚊子吸血也“挑食”吗?
- 下一篇: 讲真,“伤筋动骨”后真的要休养“一百天”吗?
- 热门文章
-
WB蒙特利尔(WB Montreal)——欧美十大最差视频游戏开发商
迅猛龙(Velociraptor)——欧美史前十大死亡动物
什么是果酱猫(What Marmalade Cats)?
神奇蜘蛛侠2(The Amazing Spider-Man 2)——欧美最佳蜘蛛侠电影
希瑟(Heather)——欧美十大最佳柯南灰歌
二人梭哈
faceu激萌怎么把瘦脸开到最大
奥兹奥斯本(Ozzy Osbourne)——欧美十大高估歌手
什么是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我应该知道康涅狄格州的什么(What Should I Know About Connecticut)?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258576
- 页面总数:9
- 分类总数:1
- 标签总数:0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6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