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马踏飞燕”的来历,你知道吗?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1 23:31 1

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是国内最知名的文物之一。它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这件文物具有汗青故事和考古价值,还在于国度把它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形象标记而被普遍传布,蜚声表里。

今天我们就一路来走进“马踏飞燕”青铜器,领会一下它的来历和名字由来。

马踏飞燕的燕子

年夜将军的陪葬

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期间,这里有一位镇守张掖的长官张师长教师。张师长教师的官职为 “守张掖长” 兼 “武威太守”,也就是周全本家儿持张掖军事工作和武威行政工作的最高长官。这位守张掖长卒后,陪葬极为“高端年夜气上档次”。

这是一座年夜型砖室墓,分前、中、后三室,前室附有摆布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即使此墓被积年盗毁多次,但在它的最后一次挖掘中,在长度不足20米的泉台中仍是挖掘出了年夜量珍贵文物——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陪葬品两百余件;锻造极为精美的铜车马、军人仪仗俑多达99件,此步地足可想见张将军出征或巡视时壮不雅的排场。

就在车马仪仗队的最前列,有一匹器宇轩昂、急速飞驰的骏马, 其前肢两蹄和后肢左蹄呈腾空状,后肢右蹄踩在一只飞鸟之上。可见,这是张将军最为满意的一匹领头马,快速奔驰在步队的最前列。

“马踏飞燕”的名字由来

此马方才出土时并未受到足够多的正视。真正熟悉到这件铜奔马文物价值的,是闻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师长教师。

1971年9月,郭沫若伴随柬埔寨王国代表团拜候甘肃时抽暇前去甘肃省博物馆参不雅汗青文物陈列。当郭沫若看到了这组铜车马仪仗队,出格是在步队最前面身长45厘米、高为34.5厘米的领头马时,他面前俄然一亮,并叫工作人员拿出来让他端详。郭沫若认为这匹铜奔马的考古和艺术价值非同小可,并欣然将其定名为“马踏飞燕”。

家燕

其实说到这里,故事还没有竣事。良多人将奔驰急速的马都比方为燕,或与燕扯上各类联系,包罗这件 “马踏飞燕”的文物。然而,似乎前人见到疾飞的这种鸟,并不是我们此刻最常见的燕子——家燕。

那么,这种鸟到底是啥呢?

撰文/张劲硕

本文节选自《常识就是力量》杂志

“马踏飞燕:被错踩四十多年的燕子”一文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32550.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