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为什么人生难得一知己,究竟难在哪里?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1 13:06 1

为什么人生可贵一良知,千古知音最难觅?事实难在哪里?

我国春秋期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位音乐天才是一对可贵的知音。当得知钟子期辞宿世,俞伯牙因痛掉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再弹奏了,于是留下了“知音”的千古美谈。千百年来,历代名人都对知音难觅感伤万千。不仅如斯,就连通俗公共也有同样的慨叹。为什么知音如斯难觅呢?

“老友圈子”限制着

知音年夜都来自于老友,所以要想寻知音,必然先要交友老友,老友越多,选择知音的余地天然越年夜。但遗憾的是,人类的老友圈子不是人们想有多年夜就有多年夜,因为“老友圈子”自己是有限制的。

这个奇奥的现象是英国牛津年夜学进化人类学传授罗宾·邓巴发现的。上宿世纪90年月,邓巴把人类脑科学研究的新当作果与人类的结交数目进行了联系关系性研究,成果发现,人的年夜脑所供给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小我维持与年夜约150人有不变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的老友圈子数目一般不会跨越150人,对于跨越这个数目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边幅和名字,但对对方的领会却极为有限,也无法经由过程自身尽力来促进两边关系。这个“老友圈子”理论后来被称为“邓巴人数”理论。这个理论还拥有相关的汗青证据。邓巴发现,不管是在新石器时代部落、罗马帝国仍是现代企业里,150人始终是最常见的群体规模。如编纂于1086年的《英格兰地盘志》就显示,典型的人类群体包罗年夜约150人。邓巴认为,这一数目是人类天然形当作的合理的群体规模,这个规模可以或许连结较高的内部凝集力,应对情况或经济压力也相对轻松一些。

英国一家研究机构从别的一个角度,也证实了“邓巴人数”理论的科学性。他们认为,在一个布局合理的人类群体里必需有一种压力来维护群体秩序,这种压力可以或许无形中促使群体当作员自发遵守群体法则,并安守故常。当然,这种压力本家儿要来自于当作员之间的彼此制约,如一小我干了坏事,顿时就会受到四周火伴的求全谴责和攻讦,甚至责罚等等。但要形当作这种压力,前提是当作员之间必需存在彼此交往,并且这个当作员群体必需连结较小规模,如许才能在当作员之间成立相对不变的人际关系,从而形当作“火伴压力”。有趣的是,若是当作员规模跨越150人,那么这种“压力”就很难形当作,天然也很难阐扬维护秩序的感化了。

比来,邓巴的这一理论,又在今朝风行的收集结交现象中获得了进一步证实。邓巴经由过程调查发现,“老友”上千的社交网站与“老友”较少的社交网站,用户现实交流的“老友”,数目并无较着不同;一些人可以拥有1500名社交网站“老友”,但现实上只能维持与实际糊口中近似的年夜约150人的“老友圈子”。当然,这里所说的网上老友,是指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

“邓巴人数”理论从别的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既然人们的“老友圈子”都比力有限,那么选择知音的规模其实就加倍有限了。

“两年夜障碍”阻隔着

所谓知音,现实上就是彼此之间沟通无障碍,甚至各自的一举一动彼此都能心领神会的伴侣。我国科学家指出,做伴侣能做到如许的境界,固然不是神话,但也几乎接近神话,因为人与人之间能做到沟通无障碍,其实就已经很难了,要做到心领神会,那就难上加难了。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了如许一件伴侣之间的误会事务:47岁的陈师长教师是哈尔滨市一位商人,虽自幼接管教育,但水平不高,可因为其长于经营,近年来事业蒸蒸日上,身边的伴侣对此都很佩服。一天晚上,陈师长教师与伴侣郭某等人在酒店聚会,席间酒到兴头儿,郭某拍着陈师长教师的肩膀说:“老陈,你这小我有境界,年夜智若愚!”年夜伙儿听了纷纷颔首称是,不意陈师长教师却瞋目圆睁,顿时退席而去,剩下了面面相觑的一桌人。第二天一早,伴侣张某便来到陈师长教师家“做工作”,经再三扣问才得知工作原委。本来,陈认为郭某当众说本身愚蠢,让本身很没体面。听了陈的话,张某啼笑皆非并告诉陈,郭某说的是褒义,不是在赤诚他。陈师长教师这才恍然年夜悟,怪本身误会了伴侣的好意……其实糊口中老友甚至夫妻之间因沟通障碍发生的曲解事务,触目皆是。

我国科学家认为,人类之间的沟通障碍可以分为表里两年夜类障碍,内障碍来自于交流者自身,本家儿要包罗两边心理、立场、不雅念、小我履历以及自身本质等方面的差别和差距。外障碍指的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呈现的阻碍,本家儿要包罗交流者所处布景、交流的时候和地址、交流的前言等方面客不雅身分。

如前述的因对“年夜智若愚”的曲解造当作的误会就是如许一些障碍造当作的:陈师长教师因小我履历和自身本质问题,把“年夜智若愚”简单理解当作了“愚蠢”——这是内障碍;因是面临面谈话,并且是在老友浩繁的场所,所以他有被“严重欺侮”的感受——这是外障碍。这种表里障碍的呈现,最终导致陈师长教师愤然退席,使得世人很是尴尬。

科学家指出,这些沟通障碍并非不克不及消弭,但很难短时候内消弭,即即是比力熟悉的老友之间,也很难完全消弭,是以要达到无障碍沟通的知音境界,现实上是可遇而不成求的工作;而要想达到一举一动彼此全都心领神会的高级境界,那更是可望而不成及的工作。

是以,科学家提醒人们,与其苦苦地寻觅知音,还不如在善解人意方面多下些功夫!如许,于己于人,都有现实的益处。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23894.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