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创业 > 正文

如何在第一次见面时,判断他人的人格?

0 张子豪 张子豪 2025-10-10 22:25 1

糊口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对一小我的第一印象,就发生一些对Ta个性、人格的判定。这种判定有依据么?我们有法子在日常糊口中,看出别人的人格特点么?

今天的文章就想来分享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糊口中领会人格的小技巧。

Sorokowska等人(2011)的尝试发现,一群没有接管过任何特别练习的通俗人,可以或许精确地经由过程闻T恤上残留的气息,判定素未碰面的T恤本家儿人是内标的目的型仍是外标的目的型、是节制型仍是从命型的人,以及他们的情感是否比力不变等等。可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特质之所以能被“闻到”,本家儿如果“得益于”人体的荷尔蒙与神经递质。

一方面,一小我表示出来的人格特质与其体内的荷尔蒙与神经递质程度有关,好比那些更具进犯性的人,其体内的血清素程度相对较低;那些更喜好追求社交刺激与兴奋的人,体内多巴胺程度比力高;那些节制型的人,体内睾固酮程度比力高;而那些情感更不变的人,体内的γ-氨基丁酸(简称GABA)程度比力高(Sorokowskaet al., 2011)。

另一方面,这些荷尔蒙与神经递质又影响了人身上的气息。好比,匹斯堡年夜学的研究者Richard Dudley(1998)曾在一次会商中提到,γ-氨基丁酸有一种“帕玛森芝士”的味道。(情感不变的人身上可能有芝士的味道哦 哈哈)又好比,睾固酮会促进皮脂腺细胞割裂并刺激年夜汗腺,进而影响人的汗液的排泄,可以说又间接影响了人身上的味道。

不外,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对应什么样的味道,并不老是能被具象地描述——究竟结果并不是每一种神经递质的味道都可以被描述当作“帕玛森芝士”如许通俗易懂的形式的,并且人体披发出来的味道也经常是夹杂的、复杂的。

所以,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之所以能“闻喷鼻识人”是因为“嗅觉记忆”的存在,而不是因为得知了某种人格特质的味道具体是什么样的。

在我们当作长的过程中,往往已经在浩繁其他辅助信息的帮忙下,记住了分歧人的人格特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气息,而这种对应关系就使得我们在再次闻到近似气息的时辰,有能力识别出与之相对应的人格特质。

是以,想要更好地经由过程气息识别一小我的人格特质,比起知道各类神经递质可能是什么味道的,你更需要丰硕本身关于人格的嗅觉记忆。好比,你可以从最亲近的人起头,操纵其它信息帮忙你领会对方的人格特质,并记住ta身上的味道:)。

在心理学尝试中经常有如许一种脚色——“评分者”(rater),他们凡是由研究者随机遴选,且与尝试成果没有直接好处相关。开初,研究者们相信,这些人对统一事实的评价在年夜体上是应该会是一致的。不外,年夜量的尝试成果却发现,评分者的评价往往存在差别,有时评价之间甚至截然不同。

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在对一小我或事物做出评价时,总会不成避免地代入自身的经验、设法或不雅点,就像我们在进修新事物时,老是要先按照自身已有的认知框架去解读它。可以说,人们会把一部门本身投射在对方身上,是以我们对他人的评价中,必然会反映出一些心里的自我形象与人格(Wood, Harms, & Vazire, 2010)。

Wood等人(2010)的一系列尝试,让人们别离对本身的伴侣,睡房统一楼层的人,以及统一学生社团的人进行彼此评价。成果发现,在所有对他人的评价中(无论熟悉水平),都或多或少反映了评价者自身的人格特质。对他人做出更多积极评价的人,自身人格中积极的一面也更凸起。

他们发现,那些更倾标的目的于认为他人是友善、精神充沛、值得相信、有缔造力、暖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他们自身凡是也情感更不变、更友善、更有责任心。简单来说,老是说别人好的人,往往本身也是个大好人。

自身情感不变性越高的人,也更会倾标的目的于认为别人是友善的,凡是本身的情感不变性越高,自身情感更不变的人不会动不动就感应焦炙,感觉对方在惹怒本身,又或者感觉和目生人打交道很惊骇。

而那些老是认为别人是善妒、冷酷、残酷、焦炙、贪心或虚假的人,本身在人格上的“暗中三角”也更为凸起,即他们往往更自我为中间,喜好棍骗和把持别人,或者轻易感动,冷酷无情。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人说“那些引起我们厌恶的人,是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部门厌恶的本身”的原因。

每小我都有一套本身的“动作标识”(motor signature),它最能表现在人们走路行进的过程中(Slowinski et al., 2016),包罗肢体摆动的幅度、步履轻重、速度快慢等等。这也使得我们经常在对方还没走近时,就能经由过程熟悉的动作标识判定出这小我是谁。

不仅如斯,人们走路的姿势并非完全分歧的。研究者们发现,人的走路姿势是可以按照其相似性被归类的。而有着相似走路姿势的人,不仅可以或许更好地彼此协作,往往连完当作使命的体例也是类似的。是以,Slowinski等人(2016)认为,相似的走路姿势很可能反映了人们相似的人格特质。

其实,早在上宿世纪80年月的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就发现,当一小我走路的节拍更轻快、臀部和手部的摆动幅度更年夜、程序的频率更快时,这小我的心态可能更年青(注重,是心态而非现实春秋);而当一小我走路时的四肢十分拘谨、身体更多地标的目的前倾、走路的速度更慢时,这小我的心态可能更当作熟(as cited in,Jarret, 2016)。

而在另一项研究中,走路体例更肆意散漫、肢体勾当规模更广的人,被认为是更敢作敢当的、外标的目的的;而走路步幅更小、频率更慢的人,则被认为是更波澜不惊的、情感不变的(Thoreson, Vuong, & Atkinson, 2012)。

Funder等人(1993)请了一群互不熟悉的被试两两组对在一间漫谈时内随意谈话,并以视频的形式记实下两人的谈话。随后,他们将这些人在谈话过程中的说话与非说话信息进行编码,并请另一组人按照这些信息与他们的人格特质进行对应,好比讲话很高声代表更外标的目的等等。成果发现,人们在交流时的说话与非说话信息会反映人格。

研究者们发现,分歧人格特质的人别离会在扳谈过程中有如许的表示:

外标的目的性高的人,措辞声音较年夜,还会经由过程面部及身体姿势等多种形式帮忙本身表达。在扳谈中,他们也老是本家儿动揭示诙谐,也会自我揄扬。他们不会对谈话感应无聊,有时甚至显得有些话痨。在扳谈时,与对方的身体距离也比力近。

开放性高的人,很轻易就能和不那么熟悉的人谈论到本身的一些愿望、幻想或白日梦,也愿意谈论良多分歧类型的话题。

宜人道高的人,老是在谈话中看上去很享受,也会频仍地年夜笑。他们很少在对话中打断对方,也很少表示出居高临下的姿态或者表示得不耐心。

责任心高的人,一方面喜好在对话中揭示本身的伶俐,另一方面他们也十分注重与对方连结眼神交流。

情感不变性低的人,老是试图在对话中追求对方的必定。他们的姿态和脸色也会表示得更严重,也轻易感应尴尬,有时甚至不克不及流利地表达本身。

你可能会感觉“以貌取人”这件事颇为肤浅,但事实是我们每小我可能都曾在社交场所不经意地经由过程“面相”、“身高”、“身段”等方面临一小我做出过判定。

我们曾提到,面部较宽——“左耳到右耳的距离”是“上眼皮到上嘴唇边缘的距离”的两倍多的人,常被认为更有魁首气质和野心,且在个性上更刚毅、独断(Lebowitz, 2016),好比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Qiu等人(2015)还发现,喜好在自拍中做出“嘟嘴”(duckface)脸色的人凡是情感不变性更低,别的,按照自拍中揭示更多积极的面部脸色,还能精确地展望一小我的宜人道与开放性得分都更高;而自拍中老是呈现私密布景画面的人,则凡是责任心得分更低。自拍经常是合影,而不是一小我的人,更为外标的目的。

在与一小我日常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城市不由自立地形当作一些关于他人的印象。久而久之,这些印象便组成了这些人在我们心中相对固心猿意马的人格特质,即我们认为的ta是一个如何的人,好比ta是耿直的、外标的目的的、富有责任心的等等。这可以帮忙我们去理解ta曩昔的履历,也能进一步帮忙我们展望将来ta可能做出的行为(Funder, 1995)。

好比,若是一小我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值得相信的人”,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ta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屡屡受挫了,而且也会猜想到若是与ta成立亲密关系也很有可能面对忠诚与信赖的问题,于是我们便可能选择削减与这小我的往来。

而今天介绍的这些小技巧,其目标也都在于帮忙你去更周全地领会一小我。也正如专栏作者Farouk Radwan所说,想更深切精确地去领会他人,你需要长于操纵各类分歧的线索,如文中提到的姿势、言行举止、气息等等。不仅如斯,你还要避免在过程中过于武断,好比因为对方的一句话就认为ta不值得信赖,这会阻止或故障你对其他信息的解读,最终影响你的判定。

今日互动:

你们感觉今天文中提到的这些研究成果,和你日常的经验合适吗?你还有什么在糊口中判定他人人格特点的方式吗?

来留言和我们交流吧~

References:

Dudley, R. (1998). Can you sellneurotransmitter? IUBio.

Funder, D.C. & Sneed, C.D. (1993).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of personality: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judgmentalaccura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3), 479-490.

Funder, D.C. (1995). On the accuracy ofpersonality judgment: A realistic approach.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4),652-670.

Jarrett, C. (2016). What your walk reallysays? BBC.

Lebowitz, S. (2016). 9 things people canfigure out about your personality just by looking at you. Business Insider.

Qiu, L., Lu, J.H., Yang, S.S., Qu, W.N.,& Zhu, T.S. (2015). What does your selfie say about you? Computers in HumanBehavior, 52, 443-449.

Radwan, F. (n.d.). How to know someone’spersonality?

S?owiński, P. et al. (2016). Dynamic similarity promotes interpersonalcoordination in joint ac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Sorokowska, A., Sorokowski, P., & Szmajke, A. (2012). Does personality smell? Accuracy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sbased on body odour.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6, 496-503.

Thoresen, J.C., Vuong, Q.C., & Atkinson, A.P. (2012). First impressions: Gait cues drive reliable traitjudgements. Cognition, 124(3), 261-271.

Wood, D., Harm, P.D., Vazire, S. (2010).Perceiver effects as projective tests: What your perceptions of others say about you. Management Department Faculty Publications, 175-190.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web/210933.html

张子豪

张子豪

TA很懒,啥都没写...

@百闻娱乐 本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粤ICP备2024343649号 |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