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幼儿时期,孩子们的想法主要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认为别人必须迁就自己的行为的,否则就会展现出相应的攻击。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他们的攻击行为表现得更加明显。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
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争抢玩具和其他物品而进行直接争抢,或破坏玩具或物品。另外活动空间狭窄、游戏材料不足也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比如,一但他们所要玩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他们立刻就会产生敌意,并用抓、打、咬的方式来抢夺玩具,而并不是用言语来攻击对方。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对其个体的健康发展也是很不利的,而且也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孩子会对其避 而远之,在小班,由于一些攻击性行为较强的幼儿的影响,常常导致受其欺负的小朋友产生心理恐惧,甚至不愿上幼儿园。使得老师对家长的工作难做。
其实虽然小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流露出攻击行为,但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的,因为他们在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家长或者身边的大人来迁就他们的意愿的。而父母们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孩子认识攻击行为,让他们知道攻击是不好的。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mch/82016.html
猜你喜欢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随机tag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443425
- 页面总数:4
- 分类总数:23
- 标签总数:2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595992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