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出生后小宝宝大动作的逐步发育,通常先学会抬头、翻身、坐立、爬行,最后学会走路。但是在此过程中有的小宝宝较早时间学会走路,但是也有部分小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较晚。那么,宝宝走路晚的原因是什么呢?
宝宝一岁左右已经开始逐步的学走路,但若是家长发现小宝宝学走路时间较晚或不会走路,通常和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1. 骨骼发育异常。
小宝宝有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比如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会造成宝宝学走路晚,而且走路姿势多呈现跛形,会有两腿皮纹不对称现象。对此可以去医院进行拍片检查髋关节能够得到明确诊断。
2. 佝偻病。
患有佝偻病的宝宝因为骨密度不足,也会造成学走路较晚或者走路姿势怪异,如果宝宝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易出汗过多、鸡胸、漏斗胸、枕秃等这类症状同时存在,应考虑和佝偻病原因有关,可去医院通过查微量元素以及骨密度能够明确病因。
3. 肌张力低下。
肌张力低下的宝宝常常在大动作发育中,比如做翻身、爬行等这类动作均要比其他宝宝晚,所以在学走路时也会较晚,而且常同时伴有o型腿或x型腿或者足外翻现象,肌张力低对宝宝身体健康也会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也有必要及时去医院通过系统化治疗,以及结合康复训练以改善这类症状。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mch/315304.html
- 上一篇: 宝宝胃热的症状有哪些
- 下一篇: 下午的尿能验出怀孕吗
猜你喜欢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随机tag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443425
- 页面总数:4
- 分类总数:23
- 标签总数:2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982270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