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只是庞大生物链中很小的一部分。动物的攻击行为来自于生理,如果有人侵占它们的底盘,抢夺它们的食物,就会出现防守行为。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下动物的攻击行为。
动物的攻击行为更多的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为什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最主要的原因是同种生物的生存需求高度相同,在有限的生存资源中,它们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这成为攻击行为的源动力。攻击行为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和物种特异性,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而且越高级的动物其攻击类型越多。举例说明如下:
1、独居动物的攻击行为:如野猫。一个地区往往独立生活着无数野猫,平时相安无事,但只要它们相互遇到通常就会爆发“战争”。由于拥有尖利的牙齿和爪子,一旦攻击行为发生,损失对双方来说都是惨重的。为了尽可能规避冲突的发生,野猫会用尿液标记自己的行踪,后到者根据这些气味信息,读出前一只猫走过的时间和距离,以此判断自己是沿着走下去还是换一条新路。
2、群居动物的攻击行为:群居性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紧密的团队生活模式,平日里朝夕相处,似乎是万众一心,但是有时为了食物、配偶、领地,群居动物个体间也会相互攻击。
来源:百闻(微信/QQ号:939756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ibaiwen.com/mch/24235.html
- 上一篇: 秋季季节性皮肤过敏
- 下一篇: 吹空调鼻子堵塞怎么办
猜你喜欢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随机tag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最新评论
-
- 最近访客
-
- 站点信息
-
- 文章总数:443425
- 页面总数:4
- 分类总数:23
- 标签总数:2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860128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